Skip to content

60 - Lina 在 BORING 的實習心得

2024 年末參加朋友舉辦的感恩節活動,分享這一年最感謝的事,腦子裡第一個浮現的,便是能來到 BORING 擔任半年 Creative Intern,與團隊一起探索「設計」與「科技」結合的不同可能性、創造多元而獨特的體驗。

Sam Kuo
Sam Kuo
6 min read
60 - Lina 在 BORING 的實習心得

Table of Contents

前言:實習內容簡述

BORING 的實習生幾乎能做跟正職員工相同的工作(但基本上不會主導一個專案 / 會議),參與的就是官網上會有的實際落地專案。由於我加入的是 Product Design Team,平時主要負責各專案中與 UIUX 相關的部分,依據不同專案性質與客戶需求,從前期使用者研究、Design System 設定、UI flow 及 Wireframe 製作,到最後完稿、交接給工程師開發,都有實際接觸過;此外,也會加入其他專案的 Concept 發想、提案簡報製作、成品測試等。

最有趣的部分在於,BORING 一直在嘗試不同類型的專案、每次都期待能超越現有做法,許多挑戰都是大家第一次碰到,因此部分工作內容便是與團隊一起解決問題,或嘗試用新技術 / 工具完成專案(通常都超出我實習前所能預期的工作範圍)。舉例來說,之前嘗試在專案中結合「AI 生成歌曲」,我們便一起研究如何運用 Suno 產出符合需求的歌曲,更召集團隊內部各大「製作人」進行歌曲評選大會,是非常難得的經驗!

半年實習旅程中,經過十幾個專案的磨練,我的硬實力有了非常大的進步,軟實力方面也在耳濡目染之下累積了許多看見。以下分享三個最重要的學習:

關於錯誤:勇於承認與接納 積極解決不再犯

在 BORING 一年一度的 Error 大會上,無論職位高低、資歷深淺,所有人都能互相給予鼓勵和建議,藉此優化團隊的協作方式與流程。記得當時 Sam 給我的回饋之一是「接受自己會犯錯」。從小按照模範生模板長大的我非常害怕犯錯,經常因擔心犯錯挨罵,反而造成過大心理壓力、不敢提出想法,甚至因為一個錯誤就否定自己的努力。

但我發現 BORING 的每個夥伴都大方承認錯誤、接納「自己可能犯錯」,不僅在 Error 大會中虛心接受他人建議、積極尋求改善方式,平時也會將曾經的錯誤及解法記錄在 Notion 的 Error Book 上,避免自己重蹈覆徹。於是後來我也建立了自己的 Error Book,一旦在合作過程中犯錯或收到夥伴的回饋,我都立刻記下來避免再犯,同時練習調整自己面對錯誤的心態。

關於學習:主動學習新知識 積極應用於工作

面對 AI 浪潮,許多人都說「積極主動學習」將是關鍵能力,而我在 BORING 每個夥伴身上看見的,不只是主動學習新知識、技能、工具,更會積極思考如何應用於當前工作專案上,甚至優化團隊或客戶內部的工作流程,使得 BORING 的產出形式更豐富不受限。

舉例而言,BORING 的工程師們總能掌握最新 AI 趨勢,嘗試運用新技術落實看似天馬行空的構想;設計師們學習運用 Midjourney、Phase 等工具提升效率,且不滿足於專精原有領域、積極跨足其他方面的技能;PM 團隊也不斷思考,如何透過 Notion AI 優化繁瑣的行政流程。看見大家做出的種種努力,我也期許自己即使結束了為期半年的實習旅程,依然能主動自我精進和學習。

 關於創意:天馬行空不設限 考量現實再微調

實習的日子裡,讓我不斷碰壁的就是「創意」。過去我已太習慣遵守規則、直線思考,導致每次參與團隊的創意發想會議,我總是無法提出跳脫框架、有趣獨特的想法,即使曾經想出不錯的點子,也會先在心中因「可行性太低」等理由而被扼殺。

但我後來才領悟到,起初發散想法時,應該先拋開現實層面的考量,盡可能天馬行空去想像,收斂時再根據當前技術極限、客戶接受度等限制,進行提案內容調整即可。我想,正是 BORING 所有夥伴的想像力、創造力和前瞻性,才賦予每個專案無限的可能性、打造出許多極具開創性的作品!

後記:在 BORING 的那些日子

翻出半年前應徵實習時的求職信,看到最後忍不住笑了出來,「招募文案中提到『會非常辛苦!但會很值得。』這句話使我十分興奮、期待!我渴望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中,與滿懷創意、熱情的團隊成員一起參與創新有趣的專案,並享受過程中的成長與蛻變。」如今回首自己在 BORING 戰鬥營的旅程,確實是痛苦並快樂著。(當然,快樂更多一些!)

快樂的部分是,可以每天在明亮可愛的辦公室工作、偶爾用超齊全的器材泡很棒的咖啡,更珍貴的是能邂逅十幾個善良優秀的夥伴、參與令人熱血沸騰的有趣專案,甚至非常幸運地參與到 BORING 在年末舉辦的兩個重要活動:Work from New City 簡直堪稱圓夢之旅,解鎖了我的人生第一次賞雪、玩雪、淋雪,更促使我打開所有感官,去觀察、去欣賞、去體驗;Error 大會則讓我深刻體會到 BORING 的文化,也收到很多真誠又實用的回饋,我從沒想過一個實習生也能當面給老闆建議,甚至收到 Sam 事後針對每個回饋的回覆與想法。

痛苦的部分是,在 BORING 小而精的團隊中,每位夥伴都多才多藝、身兼多職,工作步調也比先前待的非營利組織快上許多。身為非科班出身的設計菜鳥,我總感覺自己落後一大截。雖身為實習生,我深知手邊的專案已不再是虛擬的課堂報告,於是更嚴格要求自己達到專業設計師的水準,但結果當然是不斷弄巧成拙、忍不住對自己失望。

感謝 Sam 願意給我大量試錯的空間、告訴我 You’ll make mistakes, but just take your time,也感謝所有夥伴包容我的粗心大意、給我數不清的鼓勵和建議,我才能一面連滾帶爬地跟上大家的腳步,一面逐漸茁壯成自己想也沒想過的樣子。

BORING internLife of BORING

Comments


Related Posts

Members Public

61 - Alex 在 BORING 的實習心得

我是 Alex,BORING Design 的第一位 Creative Engineer Intern。

61 - Alex 在 BORING 的實習心得
Members Public

58 - Work Out

十年前的我應該無法想像自己會把錢花在運動上。

58 - Work Out
Members Public

57 - 颱風天進場

我確實抱著一種僥倖的心態,甚至可以說是賭徒的心態在做這個決定。而一旦賭輸,我確實無法承受後果。

57 - 颱風天進場